- · 运筹与管理版面费是多少[04/29]
- · 《运筹与管理》投稿方式[04/29]
- · 《运筹与管理》数据库收[04/29]
- · 《运筹与管理》期刊栏目[04/29]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下农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2.5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6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设计
2.4 测定内容及其方法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3.1.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
3.1.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易氧化态碳的影响
3.1.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溶解性有机碳的影响
3.1.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3.1.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质量的影响
3.1.6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氮素的影响
3.2.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3.2.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3.2.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3.2.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3.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3.3.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3.3.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3.3.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3.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3.4.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株高的影响
3.4.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3.4.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4.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3.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偏生产力的影响
3.6 各指标间相关性分析
3.6.1 玉米产量与土壤碳库相关性分析
3.6.2 玉米产量与土壤氮素相关性分析
3.6.3 玉米产量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3.6.4 玉米产量与生长指标相关性分析
3.7 各指标间主成分分析
3.7.1 玉米产量与土壤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3.7.2 玉米产量与作物生长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4 讨论
4.1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氮的影响
4.2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3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4.4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速率的影响
4.5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文章摘要: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利用率低,秸秆还田氮肥配施不合理等现实问题是造成该地区农业资源浪费和农田可持续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随着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如何调控和优化氮素施用从而保证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已成为该区域农业研究热点。本研究采用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技术手段,通过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对比分析了氮肥习惯施用(FN)、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FNS)、氮肥高量施用配合秸秆还田(HNS)、氮肥后肥前移施用(RN)、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RNS)5种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农田土壤碳库固持、土壤氮素积累、土壤酶活性、植株物质积累、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阐明土壤碳氮的协同增效机制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碳氮提升的作用机制,为内蒙古黄土高原玉米秸秆高效还田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如下:1、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活性碳组分影响较大,土壤总有机碳影响无差异。与对照FN相比,HNS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RNS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增加了12.68~21.53%,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增加了7.40~8.10%,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碳的有效性。2、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氮素影响较大,HNS处理土壤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显著提高,RNS处理可达到HNS处理氮素提升水平,且氮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可增加耕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积累量,显著减少矿质氮的淋失。3、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RNS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土壤脲酶、土壤蔗糖酶、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FN分别提20.66%~27.81%、19.12%~22.54%、34.69%~39.14%和30.44%~45.53%。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土壤酶活性优于氮肥习惯施用配合秸秆还田,且可达到氮肥高量配施水平。4、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促进了玉米生长,提高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和叶面积指数,但各耕种方式对玉米株高影响无差异,RNS处理玉米叶片光合性能提升显著,不还田处理RN与FN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各处理间叶片水蒸气压亏缺差异不显著。5、在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方面,FNS、HNS、RNS处理较对照FN分别提高3.20~5.30%、10.93~18.10%、11.41~20.07%,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玉米产量可达到高量氮肥配施水平,且氮肥的常量投入即可获得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综上所述,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可显著提升土壤碳氮含量,增加土壤碳库的有效性和土壤氮素积累,提高土壤酶活性,同时可促进作物生长和提高作物产量。尤以氮肥后肥前移施用配合秸秆还田表现最好,可作为内蒙古黄土高原节氮、稳产、增效秸秆还田模式。
文章来源:《运筹与管理》 网址: http://www.ycyglzz.cn/qikandaodu/2022/0130/550.html